在醫院改建過程中,謝倫大膽創新,僅6個月時間,就把月子會所與醫院的產科中心相結合,建設出新式的母嬰中心 。他全程參與醫院的改建工程,有時甚至固執地與設計師“叫板”,就連內部家具和飾品也幾乎都是他去挑選的……
敢于創新
謝倫勇于嘗試,敢于創新。
“不是醫院的醫院,不是酒店的酒店”——這是謝倫為母嬰中心的定位——他嘗試把酒店的服務和管理理念導入產科中心。在醫療流程合理、安全的前提下,把酒店功能無限擴大,使酒店管理人員參與酒店功能的管理,比如大堂休閑廳、咖啡吧以及一些客房、病房、餐廳等,用酒店的長處,避免醫療上的短處,更多地節省醫療人力資源。
謝倫把他的理念看做醫院的‘招牌菜’——“要做好這道菜,必須全面下功夫?!?
因此,在建設過程中,很多小細節處處彰顯著謝倫敢于創新的思想。
敢于否定
醫院的改建項目是由國外設計師親自“操刀”設計的,共3層。一萬平方米的建筑從外觀來看,咖啡色的外墻和別致的雨篷設計,已經讓人覺得與眾不同,可是在這些與眾不同的的背后,都是謝倫在否定最初設計后,與設計師共同溝通后的“結晶”。
敢于否定,并不表明謝倫以自我為中心,他的每次否定,都有充足的理由。在他的思維中,只要結果是好的,過程中再多的否定都不重要。
敢于總結
有人說,只有自己敢于做,敢于總結,才能把經驗變成有力量的行為。
謝倫無疑是這方面的積極實踐者。
敢于挑戰
在短短6個月的改建工程中,也有讓謝倫最頭疼的事——原建筑的半框架結構問題。
比如手術室,兩間變一間,中間的承重墻要拆掉,拆掉就意味著不安全,會倒塌。那么就必須做遷梁,很多功能只能在中間實現,致使診療區放到了外面的區域。
又比如,原建筑中有一顆10多年的大樹,為了保護它,大家想了很多辦法,最后特意繞開這顆樹進行改建。
遇到這些挑戰,謝倫從沒想過放棄。他堅信,辦法是想出來的,有付出一定有收獲。戰勝改建難點如此,體現在他控制成本,省錢有道上他更是有自己的“竅門”。
關注微博
掃描二維碼或點擊
點擊加關注
關注微信
掃描二維碼或點擊
點擊加關注
《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》 雜志社 未經許可,不得復制、轉載 京ICP備05005871號 技術支持:九州科創
恭喜您
注冊成功
登陸成功
即刻開始瀏覽
密碼重置郵件
已經成功發送